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施工員和技術員(一) |
和記黃埔砌體 柯國賓 一、怎樣放線? 施工現場“七成多,八成少,九成能當領導”的話,其實頗有自嘲的意思,干了十幾年的施工員,還是很有些體會,當是拋磚引玉吧! 談我的一些施工體會與大家共同分享。 今年春節,幾個朋友的兒子(學工民建的)到我家拜年。他們信心很大同時也實際,跟我說了許多遠大理想和抱負,也講了對他們單位給的薪酬的稍稍不滿,我告訴他們:干好自己的工作,如果想吃這一碗飯,就要靜下心來,多看、多問、多長個心眼,你可以把這一段經歷當做跳板,但不能把工作不當回事,允許你不懂,但不允許你不懂時不問,自作主張。 問我技術員在工地該干些什么時,我告訴他們:放線,提材料計劃,寫技術交底,進場原材料取樣送驗,現場質量檢查,隱蔽資料的填寫,鋼筋下料單的審核,模板尺寸標高的檢查等等,但一開始只要跟著工長完成工長交辦的任務就行了。 先說放線,當專職測量員把主軸線定好,標高控制點做好后,技術員要掌握吊線墜的基本功,不能老依靠經緯儀,不可能也不現實,再一個住宅和辦公樓建筑定位放線簡單的多,工業廠房就要復雜的多了。 放線量尺寸時一定要杜絕用小尺一尺一尺(工地常用3米、5米的尺)的量下去,免得誤差積累,另外,兩點高差較大時,一般量斜距,測兩點高差用勾股弦定理計算求的通常誤差小得多。記住學測量時老師講的幾個要點:先整體,后局部,常復核,前一步工作沒做復查,下一步工作不能進行,測量步步要經過查核。 測量放線在施工時尤其重要,你的一點疏忽可能能造成非常大的經濟損失。 現在在施工現場的測量放線,并不像在學校測量學習時量距有前尺,有后尺,有讀數,有記錄那么正規,往往是工長和技術員兩個人就去放線,再就是現場隨手喊個工人來幫忙,這實在是不合適,你不能要求項目經理配備足夠的專業人員陪你定位,但你必須做到慎之又慎,尺前尺后來回跑。 工地上給標高一般也是技術員的事,你看水準儀,扶尺可就不一定是誰了,要注意塔尺前后俯仰對觀測結果影響很大,再一個就是塔尺下對點時非專業人也不好掌握的,如果你不反復叮囑,差個3~5毫米一點也不奇怪。 還有一句話是工地上流傳的,雖然不完全對,但可以算是搞測量人自我保護的法寶:“三角要小,線要粗”,意思是給完標高描紅三角時,不要描的太大,彈墨線要粗一點。什么意思,自己琢磨去吧。 作為工地技術員,水準儀、經緯儀、墨斗、線墜的使用操作是一定要熟練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