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宮的“皇家設計”與傳說(一) |
里外www.liwai.com 來源:中華建筑報 說起北京故宮,給我們最深的印象就是:深邃、寬闊、高貴,象征著帝王的皇權森嚴和地位的至高無上。說起故宮建筑,我們最常用的形容詞就是:金碧輝煌,雕梁畫棟,流光溢彩…… 那么,故宮在建筑設計和色彩運用等方面,到底有著怎樣的皇家特色和奧妙呢? 故宮建筑的“皇家色彩” 走進故宮,隨處可見的都是黃瓦紅墻的殿庭宮室。故宮在建筑用色上,為什么偏好于這兩種顏色呢? 故宮古建部專家黃希明說:“紫禁城的主色調為黃、紅二色。一種比較可信的說法就是,出于五行的考慮,以示帝王的尊崇。” 黃色,歷來被認為是我國的正色,它在五行學說里代表中央方位,中央屬土,土為黃色,位居人間“正中”的皇宮當然要用黃顏色了。華夏民族的吃穿住用全部取自于土地,因而人們對黃土地就有一種特別的崇敬之情,黃土之色理所當然地受到了最高統治者的尊奉。 至于紅色,歷來被認為是表示美滿、喜慶的顏色,得到華夏民族的喜愛。紅色寓意莊嚴、幸福、富貴,人們樂于使用在服飾、建筑上。自古皇家即用紅色體現帝王的尊貴和富有。從此,帝王建筑好用紅色的習慣就一直沿襲了下來。 故宮居住著明清兩朝的最高統治者,為了顯示皇帝的至高無上和尊貴的身份,他們居住的地方自然都是采用黃瓦紅墻。 “故宮建筑在琉璃瓦的使用上,黃色為上,綠色、黑色次之。”黃希明說,“當然,綠色和黑色有沒有等級之分,暫時沒有確切的說法。不過,綠色和黑色也同樣各自有一定的象征意義。” 比如紫禁城東部的“南三所”系皇子皇孫們居住的宮殿,由綠瓦覆頂。五行中的“木”,在顏色中主“青”(即綠和藍),在生化過程中主“生”,在方位上主“東”,它是木葉萌芽之色,代表溫和之春,象征著日出東方。因為對于年幼的皇子皇孫來說順利成長是最重要的,所以他們的居所便以綠瓦覆頂。 再比如紫禁城東部文淵閣是宮內的藏書樓,便是黑瓦覆頂。它是仿照浙江寧波的天一閣建造的,天一閣的名稱取自“天一生水”,水可滅火,而藏書最怕火災,所以名曰“天一閣”,意在避火保平安。 象征皇權的“吉利數字” 許多人認為,故宮的建筑數字特別有意思,普遍與“九”和“五”有關。記者走訪發現,確有其事:如許多宮殿大門的門釘均為9排9列,九龍壁上的龍共9條,金水橋群共有石拱橋5座等等。那么,這是不是刻意的安排呢? 黃希明說,這確實是人為設計安排的。許多人認為,中國古代把數字分為陽數和陰數,奇數為陽,偶數為陰。陽數中九為最高,五居正中,因而以“九”和“五”象征帝王的權威,稱之為“九五之尊”。現在一般也比較認同這種說法。 故宮作為中國最后兩個封建王朝的宮廷建筑,處處體現著帝王的至高無上。比如,故宮有九重院落,從午門開始,依次為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、乾清宮、交泰殿、坤寧宮、欽安殿、神武門,共“九重”;故宮的四個角樓的結構是九梁十八柱;故宮中許多建筑物的開間多為9間或5間。 “因此說,‘九’、‘五’兩個數字與封建宮廷建筑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,有著至高無上的象征意義,只有帝王才能享有。”黃希明說。 不過,故宮里除了“九”、“五”以外,還使用“十一”這個數字。如太和殿的面寬是11開間,在整個故宮中是獨一無二的。 對此,黃希明解釋說:“太和殿作為紫禁城的第一建筑,采用11開間這種獨一無二的形式達到了在建筑群落中傲立群雄的效果,突顯出至高無上的尊貴地位。9開間的形式在故宮中被多次運用,在九之上增加一個數字單位只能是11。因為要保持建筑物正中開門的特征,其開間數必須是奇數。就美學效果而言,11開間還是可以被接受的。” |